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播放|国产精品自拍三级片|老婆的闺蜜韩国|色8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葡萄av

同樂社盤

2015-05-26 2723次瀏覽

水磨頭社盤由來已久,原為海神社,后更名為同樂社盤,系傳統民間器樂。水磨頭村有人口5000余,劉姓居多。據傳,村里劉姓是由山西省洪洞縣遷此,至今已傳承22代,計有600余年歷史。海神社盤,是劉姓祖先由山西洪同帶來的。遂著歷史的沿革,社盤表演逐漸成為當地百姓慶祝節日的傳統習俗,老老少少競相參加,農閑時節傳授排練演奏技藝,每逢年節或喜慶盛會,社盤演奏人員都要義務為村民演出祝興。

海神樂屬宮廷樂,傳入民間后,其演奏風格仍規范而具格律,樂風高雅、細膩、悠揚渾厚,聽起來悠揚別致,宛如小橋流水,娓娓動聽,富于唐樂神韻。它因區別于民樂的粗放,而彼具特色。社盤演奏樂器管、笛、箏、笙、二胡、云鑼、云板、木魚、碰鈴等計二十種。其中部分樂器為自制樂器,在市場上無法買到。曲調由鮑、土、草、木、石、金、絲和竹八音的音階組成。所以現代演奏需要由演奏老藝人將其翻釋成現代簡普才能進行演奏。社盤演出曲牌,主要有《車朝園》、《關元游街》、《南賀調》和《四進宮》等。

由于歷史及政治原因,社盤這一古老的演奏技法在半個世紀來幾近消亡。上世紀八十年代,82歲高齡的劉彥邦老藝人,開始重新組建同樂社盤,為振興這一珍貴的民間音樂,多次訪問部分在世的老藝人,回憶調門,對口補缺,購置制作樂器。在他的努力下,同樂社盤發展到五六十人,面貌煥然一新。社盤重組以后,相繼參加“宜陽縣雙節文藝調演”、“歡迎鐵軍抗震救災歸來”及宜陽縣“濱河之聲文化活動”等多次大型演出。《洛陽日報》、《河南日報》等新聞媒體對水磨頭同樂社盤進行熱情深入的采訪報道。由于劉彥邦老人事跡突出,2008年度被授予“洛陽市十佳人物”稱號。自此,水磨頭同樂社盤有了固定的陣地與演職人員,得以傳承后世。

社盤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在民族音樂文化方面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河洛文化甚至于整個華夏文化的研究、發展都有重要意義。搶救、挖掘、保護、傳承民間文化勢在必行。進入21世紀,水磨頭同樂社盤受外來文化、現代文化的沖擊,幾近失傳。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高度重視與支持下,對同樂社盤進行了挖掘整理,組建隊伍,使這一傳統民間藝術重新回到人民群眾中來。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文化動態 藝術活動展演 公益輔導培訓 民間藝術 公共文化 總分館互動平臺 在線留言

CopyRight 2013-2025 All Right Reserved 主辦單位:洛陽市文化館 聯系電話:0379-63938542
豫ICP備14028689號-1豫公網安備 41030302000126號
訪問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