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6 2522次瀏覽
鮑氏祭祀是流傳于全國鮑氏族人的一種民俗活動,有記載的可以追溯的清康熙二十三年到五十六年,南蔡莊老祠鮑氏家廟從醞釀到落成,建祠、排軸、修譜、社日上墳、新年拜祖步入正軌。
南蔡莊鮑氏僅是全國鮑氏家族的一支,自西漢至元末,世居上黨,明初,有旨遷民補虛,被分遷到南蔡莊定居,至今已645年,繁衍24代,3000余人。每年過年,社日,家廟廟門大開,陳列家譜,懸掛祖軸,展覽族規,族人到大殿后觀看漢三世司隸故事以勵志。鮑氏祭祀活動三年一小祭,五年一大祭,十年一特祭。
鮑氏祭祀活動于鮑氏族人代代相傳,年年上墳,歲歲拜祖,從老輩人口中傳子孫家風,熏陶教育后人,加深鮑氏凝聚力,規范族眾之為人。二十世紀末,南蔡莊鮑氏一支派人到原籍山西長子縣尋祖,得全國鮑氏家族已相互聯系,并有書刊《鮑氏文苑》,自此聯系全國鮑氏族人,不斷參加鮑氏族史座談會。2006年11月,第七次《鮑氏文苑》座談會在河南偃師召開,并于南蔡莊村附近修建六角鮑氏尋根亭。
現在南蔡莊鮑氏老祠主體建筑仍存,僅容納三五十人,狀況凄慘,長二門,長四門小祠堂均劃為民宅,即老祠堂本身,也被腰斬斷三截,后面只捲棚、大殿有幸存在,鮑氏祠堂瀕危,主要是家族意識的淡化,族人忙于經商、做工,總的來說缺活動資金,幾千年傳下來的祭祀儀式、過程也在逐漸的簡單化,后繼乏人,亟待搶救和保護。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文化動態 藝術活動展演 公益輔導培訓 民間藝術 公共文化 總分館互動平臺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