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6 2439次瀏覽
白馬寺金銀器制作技藝是一種傳統的手工技藝,其歷史可追溯到明代,興盛于清代,代代相傳,其傳承人至今已傳至第十七代。
白馬寺地處洛陽老城東面,南鄰洛水,北依邙山,釋源祖庭白馬寺與漢魏故城交相輝映,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孕育了燦爛的金銀文化。
白馬寺金銀器制作技藝,歷史上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洛陽白馬寺鎮的白馬寺村、陳屯村、分金溝村一帶,而以白馬寺村王氏家族傳承的白馬寺金銀器制作技藝最為出色。據族譜記載,清道光年間,白馬寺金銀器制作技藝第十代傳人王繼增(生于1806年),建立起金銀器加工作坊,開始了規模化的金銀器加工作坊。在清末民國初期,白馬寺金銀器制作技藝進入了鼎盛時期,工藝上不僅吸取了中國傳統工藝技法,而且又有所發展,其加工特點可用精、細二字形容。20世紀80年代,第十六代傳人王習禮、王應禮兄弟將祖傳技藝進行了整理,將面臨失傳的祖傳手藝很好的延續了下來。第十七代傳人王亞強子承父業,憑著興趣和過人的天賦,潛心鉆研金銀器制作技藝,繼承并發揚了祖傳技藝。
白馬寺金銀器制作技藝傳承了中國古代金銀器制作技藝,向世人全面展示了古代金銀器制作的完整工藝流程。白馬寺金銀器制作技藝流程復雜,主要制作技藝有:范鑄、失蠟鑄造、捶揲、鏨刻、焊接、鎏金、掐絲、鑲嵌、鏤空、浮雕、累絲等。這些技藝全面而完整,在保留原汁原味的純手工制作外,又有獨特的創新。
白馬寺金銀器制作技藝對研究金銀器的發展以及宮廷貴族、勞動人民的審美情趣、價值取向、意識形態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手工技藝,是一份及其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白馬寺金銀器制作技藝傳承并發展了古代金銀器加工工藝,再現了古代工匠成熟精湛的制作技藝,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對研究金銀器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文化動態 藝術活動展演 公益輔導培訓 民間藝術 公共文化 總分館互動平臺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