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2 4369次瀏覽
洛 陽 宮 燈
洛陽宮燈繁榮發展于洛陽,有上千年的歷史。
“宮燈”剛出現時,為皇家專用,并未走向民間,于是便有了專屬的“宮燈”之稱。讓宮燈走出皇宮的,是漢明帝劉莊。據《中國民俗辭典》記載:“東漢明帝提倡佛教,于上元夜在宮廷、寺院‘燃燈表佛’,令士族庶民一律掛燈。此后,這種佛教禮儀便演變成民間盛大節日。”漢明帝下旨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夜,家家戶戶懸燈禮佛。從此,宮燈從皇宮走入民間,從洛陽走向全國,并與正月十五“燈節”緊緊地結合在了一起,才有了“洛陽宮燈”之稱。
洛陽宮燈為手工制作。可以用時撐開,不用時合上,伸縮自若,收藏方便;制作材料主要是竹子和絲綢,選竹,要選生長一年以上富有彈性的青竹。從制作到成燈,需經過包括選竹、制竹篾、捏燈形、粘絲綢、剪云紙、寫字、繪畫七十余道工序;品種分為紗燈類、方燈類、多角類、紅小燈等四大類,四大類中又各有若干小類。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文化動態 藝術活動展演 公益輔導培訓 民間藝術 公共文化 總分館互動平臺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