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7 2672次瀏覽
五更太平丸制備工藝,是保證五更太平丸藥品質量的技術核心,是治療肺癆及咳喘疾病的傳統藥物。五更太平丸制備工藝起源于清末民初(1911年),形成于楊振清創立的“四知堂藥店”。以療效獨特,“專治老少咳嗽,天下馳名無二家”而家喻戶曉。該工藝以師徒相傳的形式代代相傳。1930年五更太平丸制備工藝傳承人楊振清將秘方及制備工藝加入洛陽藥業公會制藥研究所(民生藥業集團前身),至今已有一百余年歷史,企業隨幾經變遷,五更太平丸制備工藝乃經久不衰。
五更太平丸制備工藝位于河南省西部的洛陽市,地處中華文明的搖籃---河洛流域。洛陽是我國著名古都之一,我國歷史上先后有十三個朝代在這里建都,時長達1500余年。十三朝古都的文化積淀,孕育了光輝燦爛的河洛文化,對中華文明產生了巨大影響。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史書記載;炎、黃二帝的母族及“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就發生在山西南部的河洛地區。中醫巨著《黃帝內經》,張仲景的《傷寒論》,皇莆謐的《針灸甲乙經》,孫思邈的《千金要方》等中醫藥名著都成書于河洛地區,龍門石窟的藥方洞是洛陽中醫藥文化的重要標志。
1911年醫家楊振清在山西運城創立四知堂藥店,同時創制五更太平丸制備工藝。1928年四知堂藥店遷入中原重鎮洛陽北大街。開始了五更太平丸制備工藝的傳承。1931年楊振清獻出五更太平丸制備工藝轉入洛陽藥業工會研究所,1954年改名為洛陽民生制藥廠,1997年改制為洛陽民生藥業有限公司,2010年改組為民生藥業集團。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文化動態 藝術活動展演 公益輔導培訓 民間藝術 公共文化 總分館互動平臺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