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7 2300次瀏覽
小米黃酒是一種中溫性的藥酒,由小米和中藥發酵而成。在古代,小米黃酒是中藥的藥引,不但能提高藥的療效,還有解毒、矯味、保護腸胃的作用。
中醫的方劑有湯、丸、散、膏、丹、酒、露等十余種劑型。其中酒劑,古稱“酒醴”,亦稱“藥酒”。繁體的“醫”字中即能看到“酒”的雛形。
最早見于文獻的,是《黃帝內經》中的“雞矢醴”,《金匱要略》中亦有紅蘭花酒的記載。不同于白酒、葡萄酒的是,黃酒是用糯米或小米發酵而制,性味溫厚,既是藥品又是飲料和食品。
小米黃酒含有21種氨基酸及大量維生素。其中8種元素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不可缺的。
中醫認為黃酒能通血脈、利腸胃、潤皮膚、養脾氣、護肝膽、除風濕、祛塞、補血、養顏,具有與中藥天然揉合的因子和親和性。作為藥引,不但能將藥物的有效成份溶解出來,還能將藥效引導到有關經絡和臟腑而祛除身體的疾病。千百年來,黃酒的藥、食兩用價值,體現得越來越充分。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指出,“諸酒醇醴不同,唯米酒而入藥用。”
另外,還有70余種藥酒需要黃酒作為酒基而配制,它廣泛地使用在內、婦、外等各種劑型中。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文化動態 藝術活動展演 公益輔導培訓 民間藝術 公共文化 總分館互動平臺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