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6 2418次瀏覽
風箏起源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在古籍中多有記載,如《韓非子?外儲說左》:“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
王氏制作風箏從明洪武三年至今,家族傳承已二十六代。王氏最先由山西洪洞縣移民河南長垣,后又因黃河泛濫遷至開封、鄭州、洛陽。黃河王氏風箏的特點:形式古樸,骨架簡潔,用料經濟;飛翔性好,適合大眾制作放飛;在傳統風箏制作基礎上有所創新,制作出有中國特色的軟體風箏、復線風箏。
風箏制作和放飛在中國歷史悠久,流傳廣泛,風格鮮明,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雋永的藝術魅力,在我國民俗活動中占有一席之地。黃河王氏風箏制作對于中國風箏的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文化動態 藝術活動展演 公益輔導培訓 民間藝術 公共文化 總分館互動平臺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