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播放|国产精品自拍三级片|老婆的闺蜜韩国|色8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葡萄av

蔡倫造紙的傳說

2015-05-26 2433次瀏覽

蔡倫造紙的傳說是流傳于偃師地區的一種民間文學。自東漢以降,一直流傳至今。

蔡倫是東漢桂陽郡耒陽縣人,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蔡倫很小的時候,進入宮廷當了個小太監。蔡倫整天跟隨在皇帝皇后身邊,看到皇帝上朝要批閱很多大臣寫在 “簡牘”上的奏章,連篇累牘,十分笨重,就想辦法要解決書寫材料問題。一日,他帶著幾名小太監出了洛陽城(指漢魏故城)南門,沿著古官道到了離城約30里的緱氏縣陳堡谷。只見休水(今馬澗河)溪水清澈,兩岸樹茂草豐、鳥語花香,景色十分宜人。蔡倫正要渡河,忽見溪水中積聚了一簇枯枝,上面掛浮著一層薄薄的白色絮狀物,用樹枝挑起細看,只見這東西扯扯掛掛,猶如絲綿。農夫告訴他,這是漲河時沖下來的構樹(即楮樹)樹皮、爛麻,扭一塊兒了,又沖又泡,又漚又曬,就成了這爛絮。

蔡倫想以此物代替“簡牘”,急忙命太監快馬回京城找來皇家作坊中的技工,在緱氏縣開始了試制紙張。技工找來石臼,竹簾,篩網等工具,就地取材,剝下樹皮,用石臼搗碎、用篩網反復過濾,再搗碎,制成稀漿,撈出后攤在竹簾或者密密的篩網上攤成均勻的薄薄一層,晾干揭下,便造出了最初的紙。

 蔡倫又命人將破布、爛魚網搗碎成麻縷,甚至將制絲時遺留的殘絮,摻進漿中,制成的漿,攤平碾實、晾干后便不容易扯破了。第一批用樹皮和麻料造出“高級”東西,蔡倫給他取名叫“紙”。蔡倫把造出紙張的獻給了漢和帝,漢和帝對他贊揚了他一番,命他繼續研制,大規模生產。之后蔡倫在此基礎上生產出的紙既白又輕,又有韌性,世人稱這種紙被稱為“蔡侯紙”。 蔡倫改進的造紙術使得紙張推廣開來,是人類大規模的印刷成為可能,加快了文化知識的傳播,對人類文明的傳播做出了突出貢獻。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文化動態 藝術活動展演 公益輔導培訓 民間藝術 公共文化 總分館互動平臺 在線留言

CopyRight 2013-2025 All Right Reserved 主辦單位:洛陽市文化館 聯系電話:0379-63938542
豫ICP備14028689號-1豫公網安備 41030302000126號
訪問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