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6 3753次瀏覽
福昌廟會源自春秋時期,相傳伍子胥保娘娘曾到福昌閣燒香還愿,后演變為以宜陽福昌閣為中心的古剎大會,周邊百余公里范圍內的善男信女前來對福昌閣眾多佛龕神洞進行佛事朝拜活動。農歷每月的初一、十五均為朝拜日,而尤以每年農歷的三月三日前后最為隆重。
福昌村位于宜陽縣韓城鎮最西部,地處豫西洛河北岸川區的古兩京官道要沖。村北高臺之上有始建于隋朝的道教古建筑――福昌閣。閣坐北朝南,重檐斗拱,頂以黃綠琉璃瓦覆蓋,四角挑檐懸鐘,前有石牌坊天一門,石臺階120余級。遠遠望去巍峨壯觀。閣內大殿供奉玄武大帝,臺座半坡,四周就山崖修有佛龕神洞十余處,洞內有呂祖、華佗、老君、魯班、藥王、西佛等。自明中后期以來,每年農歷三月三日前后,東至鞏義、偃師,西達洛寧、盧氏,南到嵩縣、欒川,北至義馬、澠池、新安等百余公里遠的眾多善男信女,手持鼓樂旌旗,浩浩蕩蕩從四周前來朝拜。閣前唱大戲、擂大鼓、說評書以及各類雜耍表演,豐富多彩,場面宏大,熱鬧非凡。閣前公路上車水馬龍,往來行人摩肩接踵。鼎盛時期,每日前來人次多達數萬。是豫西地區影響力較為深遠的唯一的一個集道教、佛教及其他眾多教派為一體的朝拜圣地。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文化動態 藝術活動展演 公益輔導培訓 民間藝術 公共文化 總分館互動平臺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