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6 4971次瀏覽
“新安縣小丸藥”貫稱消食丸,又叫理氣化滯丸,是河南省新安縣城關鎮后峪村陳氏家族的祖傳秘方,創制于1808年(清嘉慶五年)。據新安縣志第二十一章人民生活P405“消食丸”記載:它是治療消化不良,小兒食積的特效中藥。由于配方合理、療效顯著,價格低廉,適應性強,深受群眾歡迎,一直是豫西一帶家庭常備的良藥。
“祥和堂”藥廠,由陳氏家祖“理氣化滯丸”第三代傳人陳德慧(字子明,號文泉監生1884-1961)創建于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獨家生產“新安縣小丸藥”。
清嘉慶年間,出身于世醫之家的陳青云,繼承祖業,積家族三代行醫經驗,于1808年(清嘉慶五年)研制出以消食化滯為主要功效的“理氣化滯散”,后為便于掌握用量,服用方便,改制成小水丸,稱“小丸藥”。
1860年(清咸豐十年),其子陳祿存,繼承父業,行醫鄉里,自制“理氣化滯丸”,不作營銷,專為求醫者免費贈送。
由于療效好,治愈率高,深為廣大城鄉人民所喜愛。在群眾中流傳著“食有積,上后峪”,“新安縣小丸藥,大人小孩都能喝”的諺語。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文化動態 藝術活動展演 公益輔導培訓 民間藝術 公共文化 總分館互動平臺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