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9 3690次瀏覽
南無拳是由道教南無派創始人、全真派“北七真子”之一的譚處端1174年創建于洛陽的一套養生拳法。受道教“隱秘單傳”思想的影響,南無拳歷經800余年風雨,單傳秘授流傳至今,傳承地為洛陽-南陽-洛陽-海南-洛陽。新中國成立后,南無拳第二十九代傳人師維新曾擔任中國道教協會第一、二、三屆理事,河南省道教協會首任會長,洛陽市道教協會首任會長。上世紀70年代后,第三十代傳人劉成莊在海南省從軍、從警期間以南無拳名震四方,南無拳才揭開神秘的面紗。由于南無拳重在養生,習練者可祛病健體,吸引了大批愛好者。而今,全國習練南無拳者已達四五萬人。
南無拳雖看似弱柳扶風,形近體操,實則雄姿勃發,柔韌有力。在數百年的傳承過程中,經歷代傳人的不斷豐富發展,南無拳形成了“剛柔并濟”的特點。所謂“剛”即拳法練成后,可以達到銅頭、鐵臂、鐵手、鐵腳、鐵襠的境界。所謂“柔”即拳法煉成后,可以使整個身體如春風擺柳,化雨潤心,氣貫筋骨,血脈暢通,疾去痛消,步履輕盈,駐守青春,返老還童。
作為南無派文化的“活化石”,南無拳所體現的道家處世理念,對研究道教文化傳承脈絡和道家武學思想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哲學價值。
由于南無拳在遵循順任自然、清心寡欲、德養結合、養練合一的同時,更加注重強身健體、修心養性、攻防結合、防病去疾,所以弘揚南無拳也具有獨特的醫學和養生價值。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文化動態 藝術活動展演 公益輔導培訓 民間藝術 公共文化 總分館互動平臺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