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播放|国产精品自拍三级片|老婆的闺蜜韩国|色8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葡萄av

竹馬舞(蘇羊竹馬)

2015-04-29 5061次瀏覽

蘇羊竹馬興起很早,主要以心傳口授傳承,何時起源已無據可查。相傳,其內涵來源于春秋時期偉大的軍事家孫武與吳起操練軍隊的各種陣法,后人為了紀念他們卓越的軍事才能,將其用于作戰的陣法逐漸演變成民間傳統的舞蹈形式——跑竹馬。

蘇羊村是宜陽境內知名的古村寨,附近的百姓習慣稱其為“蘇羊寨”。它位于宜陽縣西部的張午鄉,向西鄰近洛寧縣,南依熊耳山余脈,北臨洛水,環境秀美。蘇羊村是省級保護單位仰韶文化“蘇羊遺址”所在地,文物遺跡非常豐富,石器、彩陶遺物殘片隨處可見。村落以清末及民國間建筑為主,其風格古樸典雅,是豫西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蘇羊村以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賦予了“蘇羊竹馬”這一傳統民間舞蹈形式以豐富的文化內涵。

據參加過1954年表演活動的在世老人(胡聚才、羅懷林)回憶:聽上輩老人說,蘇羊竹馬表演自古就有。40年前,也就是1914年。時為民國初年,帝制推翻,社會相對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為慶賀新春,由蘇羊村大戶人家集資,蘇羊人載歌載舞,舉行了大型的節慶表演活動——跑竹馬。

1954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五個年頭,社會主義建設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條件改善,為歡慶新春,蘇羊竹馬在事隔40年后,又舉行了一次大規模演出。在同年的農歷三月三,不僅被邀請到福昌,為福昌廟會助興,還被洛寧萬壽寺邀請為其廟會助興,贏得宜洛兩縣人民的勝贊。這年的演出活動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大型演出,參加人員多,組織陣容大,演出歷時長,是時隔40年后蘇羊竹馬延續與發展的基礎。

跑竹馬突出一個“跑”字,以“跑”貫穿始終,跑出姿態、跑出陣法、跑出氣勢是其三大要領。表演者不念不唱,只是單純的舞蹈,但離不了退一進二,三角交叉,四邊兼顧,梅花五點等基本跑法。其基本舞姿有喝馬起跑、催馬小跑、放馬輕跑、縱馬快跑、策馬疾跑、勒馬倒跑、吁馬停跑等。在跑中,隊伍不斷的變換。單列時,猶如一支有頭無尾的長蛇,可演變成“老龍擺尾”和“卷干饃“;雙列時,可成“單十字梅”、“雙十字梅”或“五盞燈”、“七盞燈”、“九盞燈”等陣法。直視,猶如千軍萬馬,馳騁沙場;俯視,像沙場點兵,梅花朵朵,璀璨奪目。

跑竹馬的場地要“廣”,“馬”才能跑得開,其“兵”才能運籌布陣,觀眾才能在頭腦中產生“萬馬戰猶酣”的意象。

跑竹馬還須有戰鼓和三眼沖等配合,這樣鼓聲、炮聲、鈴聲、鞭聲、馬蹄聲競相嘶鳴,仿佛戰鼓擂鳴、萬馬奔騰的激戰場面。

其表演陣法如:“五盞燈”、“七盞燈”、“九盞燈”,分別為孫、吳兵法中的“五星陣”、“七星陣”“九星陣”;“單十字梅”和“雙十字梅”是孫吳兵書上講的“四門堅守陣”和“八門金鎖陣”等等。可見,蘇羊竹馬是蘇羊人民為紀念孫武、吳起兩位卓越軍事家,強軍興國,展示古人智慧的表演活動,是歷代蘇羊人民在生產生活中的智慧結晶,是中原大地上民間節日傳統表演活動中的一支奇葩。

蘇羊竹馬是一項規模宏大的民間傳統的舞蹈表演形式,是勤勞的蘇羊人民用以烘托節日氣氛,慶祝國泰民安的真情流露。跑竹馬在我國起源很早,傳承發展中派生出了多種不同的風格和流派,蘇羊竹馬也因其獨特的文化內涵而自成一家,別具一格。

跑竹馬又是一項群體性舞蹈表演形式,演職人員多,演出費用高,組織實施難度大。所以蘇羊竹馬表演活動只能間隔多年表演一次,其它年份為自發性即興演出。這樣,給蘇羊竹馬的完整性傳承帶來巨大隱患,致使表演活動缺乏后繼力量,許多跑法、陣法幾近失傳。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文化動態 藝術活動展演 公益輔導培訓 民間藝術 公共文化 總分館互動平臺 在線留言

CopyRight 2013-2025 All Right Reserved 主辦單位:洛陽市文化館 聯系電話:0379-63938542
豫ICP備14028689號-1豫公網安備 41030302000126號
訪問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