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9 4962次瀏覽
洛陽水席形成于唐武周時期(公元684年—705年)。是在中國飲食習俗由分食制轉成合食制的過程中,出現最早的同桌而餐的名宴之一,歷史上稱此為“大唐國風”。因武則天改洛陽為神都,此宴席在洛陽一帶廣為流傳,宋以后流入民間,傳承保留至今。雖經過了千年變改,其文化內涵與宴席獨特的制作工藝與形式,在中國宴席家族中是僅存的。她是中國宴席文化的活化石,河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真不同飯店在清朝晚期,以制作洛陽水席而聞名于一方,長時期以經營洛陽水席為主,在這里一代代洛陽水席的廚師手把手傳承至今。在1997年真不同飯店并入了洛陽酒家集團以后,因有集團財力的支持,在洛陽水席研發與傳承弘揚上,有了長足的發展。洛陽水席與“龍門石窟”、“洛陽牡丹”并稱為“洛陽三絕”。但這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大潮對酒店業的沖擊和不斷整合,中西餐飲業大舉進入洛陽,逐鹿中原,傳統的洛陽水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文化的多元時代,消費者的普遍浮躁心理,幾大菜系的強力影響及海味對內地的滲透,原有水席廚師的改門與流失等,使洛陽水席這一以嚴謹的傳統技藝制作的宴席文化面臨著危機,急需社會的支持和關愛。
目前國家對國家級餐飲類非遺項目已經幾乎不予批準了。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文化動態 藝術活動展演 公益輔導培訓 民間藝術 公共文化 總分館互動平臺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