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播放|国产精品自拍三级片|老婆的闺蜜韩国|色8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葡萄av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最新動態 > 蘭大學子走進洛陽調研非遺文化傳承現狀
蘭大學子走進洛陽調研非遺文化傳承現狀

2018-08-27 3820次瀏覽

7.23-8.20日,蘭州大學赴洛陽探究非遺文化傳承與振興調研隊在河南省洛陽市順利開展調研活動,希望通過此行探尋非遺衰落的根源,思考振興之舉,為洛陽非遺的保護盡綿薄之力。

河南省洛陽市是中國著名的古都,這里有許多蘊含著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數十年來,它們賴以生存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化,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傳統民俗的日益淡化,非遺或多或少面臨著發展的窘境,積極開展搶救保護工作已成為當務之急。

7.25日,隊員們到達洛陽市博物館,認真跟聽講解員人員講解洛陽歷史文物文化,感受洛陽厚重的文化氣息。

7.27日,隊員們在傳承人高水旺大師創辦的九朝文物復制品有限公司參觀燒制工序。

唐三彩是一種風格獨特的陶器,盛行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所謂“三彩”,是指在白色素胎上飾以黃、綠、白為主的釉彩,以表示多彩之意。因大批唐三彩珍品在洛陽出土,故又稱“洛陽唐三彩”。

唐三彩的胎料以當地出產的白色高嶺土為主。燒制上采用二次燒成法,先讓雕塑坯胎成型干燥,而后入窯,以1000℃以上的溫度素燒;再施以各種釉料,入窯釉燒,燒成溫度約在900℃左右。唐三彩釉屬低溫透明釉,在燒制過程中,釉料融化后會自然垂流,相互浸潤,產生獨特的藝術效果。

8.1日,唐三彩博物館,展廳經理向我們講述唐三彩曲折的發展歷程。現今,唐三彩是重要的國禮,很受國家重視,整個南石山村有二十多家廠,傳承規模大,在創新與傳統的結合下,唐三彩燒制技藝傳承前景非常可觀。

83日,采訪洛陽宮燈傳承人張志良。作為老樣宮燈的圓形紗燈是洛陽宮燈的主打產品,它以洛寧縣出產的青竹制成篾骨,外糊紗絹,上面以文字或圖案進行裝飾。這種燈的形制能長久保持原貌不走樣,骨架可開可合,宜于收藏。制作洛陽宮燈一般需經過七十多道工序,工藝十分講究。過去洛陽制燈藝人眾多,涌現出杜、李、王等一批宮燈世家,目前多已衰落。如不及時采取保護措施,洛陽宮燈這一蘊含著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民間藝術之花將難以避免迅速凋零的命運。

810日,工作人員熱情帶隊員們參觀平樂正骨博物館,洛陽正骨是治療骨傷疾病的民間中醫療法,又稱“平樂郭氏正骨”、“平樂正骨”、 “白馬寺正骨”。洛陽正骨源于洛陽市孟津縣平樂村郭氏家族,形成于清代嘉慶年間。郭家世代居家鄉行醫,族內秘傳,其后的幾代傳人都秉承祖訓,致力于中醫骨傷醫學的發展、創新,使源遠流長的平樂正骨由治病救人的民間樸素醫技上升為造福人類的中華骨傷科學。新中國成立前盛傳五世,以療效獨特、醫德高尚而聞名。

隊員們與平樂正骨第八代傳承人郭芫沅交流了平樂正骨傳承發展現狀后合影。郭芫沅是這個項目的省級傳承人,她很想把這些傳統的東西傳承發揚下去,所以和先生一起自費創建了這所博物館,讓更多的洛陽人能夠看到平樂正骨,它是洛陽四絕之一。

傳承人說:我們會按照自有的模式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目前我們對小孩的肩關節脫位也是按照傳統方法進行治療,我們相信平樂正骨的傳承在未來會越來越好,保持它的原汁原味,不開刀、用中醫手法解決廣大人民的痛苦。隨著中醫藥法的頒布和人們對養生的重視,它的前景必然是越來越好的。

8.16日河圖洛書之洛出書處,傳承人符建林為我們講解河圖洛書文化。“引蔓援崖步澗泉,鳥聲正耳弄清妍。潛水莫遣驚飛去,留與友人當管弦”明代廣州道進士劉武臣游龜窩至此偶成,其精妙絕倫引人感慨萬千。洛神廟中央一塊古老的石碑出自曹魏年間,盡管碑文如今已模糊不清,但其仍為考證洛出書去最有利的依據,也代表河洛文化的悠長年歲。

實踐到此圓滿結束,調研成果豐富,開始進入繁雜的材料后期總結階段。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文化動態 藝術活動展演 公益輔導培訓 民間藝術 公共文化 總分館互動平臺 在線留言

CopyRight 2013-2025 All Right Reserved 主辦單位:洛陽市文化館 聯系電話:0379-63938542
豫ICP備14028689號-1豫公網安備 41030302000126號
訪問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