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9 4127次瀏覽
彭愛香,女,漢族。現為偃師市文聯曲協理事。1949年5月出生于曲藝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加之自己對曲藝的喜愛,彭愛香7歲時,在禹州老家跟隨父親學唱河南墜子,10幾歲便顯示出演唱的天賦。她記憶力極好,百余段書帽小段及十幾部長篇大書熟記于心。演唱方面,能夠綜合運用手眼身法,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又極明書理,說講恰當運用,加上唱腔耐聽,口齒清楚,表演富于激情,效果極佳,每到一處都能受到觀眾的歡迎。
演唱的曲目有《老虎學藝》、《蘭橋會》、《賣丫環》等,頗受觀眾歡迎。與偃師河洛大鼓書藝人李行書結婚后,跟隨公爹、叔叔學唱河洛大鼓,逐步掌握了河洛大鼓的運腔、板式、調門等技巧。以后,和其夫李行書長期在西安、三門峽、洛陽、鄭州、平頂山、寶豐、開封、安徽、合肥、焦作等縣、市行藝演出。其演唱的長篇大書有《五女投唐》、《大宋金鳩》、《五蝶紅袍》、《包公案》、《劉公案》、《小八義》、《寶駒奇案》、《宋任宗私訪》等;中篇有《趕花轎》、《趙員外起子》、《割肝敬母》、《郭舉埋兒》等;演唱的新書有《計劃生育》、《稅費改革》、《宣傳水法》、《法制教育》等。其農忙時務農,農閑時外出演出,每年能夠演出200余場,每場觀眾有時達兩千人,行藝期間多次參加省、市級舉辦的演出活動并獲獎。
1990年,偃師市縣委、縣政府特授振興偃師文藝二等獎。
1991年12月,在洛陽人民廣播電臺、洛陽市計劃生育委員會舉辦的首屆表演大獎賽中,河洛大鼓《新武松打虎》獲二等獎。
2002年5月,在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共同舉辦的首屆河南省曲藝節中,榮獲銀獎。
2004年5月,參加河南省曲藝家協會舉辦的河南省“鑫旺杯”河洛大鼓大賽,榮獲表演三等獎。
2005年10月,參加由洛陽市老城區人民政府、洛陽市文化局、廣播電視局舉辦的洛陽市首屆“曲藝大賽”,榮獲二等獎。
整理演說的《寶駒奇案》由河南省中原農民出版社出版, 1987年9月河南省新華書店發行,88年9月,第二版出版。
整理演說的《五女投唐》一書由北京華夏出版社出版,1991年11月發行。92年9月第二版出版。
整理演說的《包公三探桃花島》在北京新世紀出版社初步定稿。
《五蝶紅袍》、《劉公案》、《包公與女俠》、《大宋金鳩記》、《趕花轎》、《金錢記》完稿,《宋任宗私訪》正在整理
2008年6月,彭愛香被河南省文化廳命名為首批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文化動態 藝術活動展演 公益輔導培訓 民間藝術 公共文化 總分館互動平臺 在線留言